認清資產跟負債的差別

改變自己的花費模式,就能開始慢慢變有錢。


富爸爸一書解釋人的財務模式有四大象限,只領著固定一般工資收入E象限的我們,收入極其有限,能夠改善財務的方法只有2種:提高收入量入為出,即使如此也不能讓我們真正的富有,究竟是甚麼原因讓我們變窮?有4種支出是造成我們會越來越窮的原因:
:稅賦只會隨著經濟與政府營運狀況導致越來越重,我們所繳出的稅只會增加不會減少。
:當我們一離開校園就開始負債人生,學貸、房貸、車貸、卡債等都吃掉你的一部份收入。
通貨膨脹:會跟稅賦一起上升,物價也會不斷上漲加快速度,想想好幾年前的茶葉蛋一顆5元 ,現在10元,在過10年漲到20元也不奇怪了。
退休:必須為自己無法再工作的日子準備。
時代變遷快速過去的思維已經不適用於這個時代,以前的教育是依照工業時代的需求教育你成為一名好工人,在台灣工廠外移嚴重的現在,如果你只懂得當一名好工人必定會被社會淘汰。以前只要儲蓄在銀行定存都還有5%的利息,現在連公務員的18%都要走入歷史,再不自己學習創造鐵飯碗,想靠幾十年以後可能會倒閉的年金保障退休生活根本就不可靠,這並不是危言聳聽,這已經是正在發生的事實。你真的甘心把自己的退休未來交給別人掌控嗎?如果我們學習足夠的財務智商,有能力打理自己的財務,未來就不需任人宰割,面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心理,更不用去縮減支出把你辛苦賺的錢存在銀行,等著通膨吃掉你辛苦的儲蓄,你其實可以擬訂對未來的對策,激發自己的潛能,如果想要富有跟提高生活品質要想辦法增加資產。

搞懂甚麼是負債、資產

資產就是能把錢放入你的口袋的東西,無論你有沒有再工作。
負債就是從你的口袋把錢拿走。
當每月領固定收入後,我們只會去消費購買生活用品,不管是必要或是想要的,也就是把錢送進別人的口袋,這樣做不但不能累積你的財富,灑出去的錢就像潑出的水一樣不覆返;有錢人會專注於購買資產上,像傑克與豌豆故事中的金雞,一直下值錢的金蛋創造收入,即使不工作錢也能流回自己的口袋。
所以當你購買一間自住的房子,這間房子並不是你的資產,如果你向銀行貸款的話這只能算是銀行的資產,因為他為銀行賺進收入,為你帶來支出(負債)。如果說一樣貸款買房可以將房間租出去讓房客替你繳貸款,扣除房貸每個月來能賺幾千塊收入,那這間房子就是資產,所以想要像有錢人一樣富有就要學習有錢人的腦袋,用充足的財務知識建造資產。
資產有四大類:
企業,建立能自己創造現金流的企業。
房地產,創造正向現金流的出租房產。
有價證券,股票、債券、共同基金、儲蓄等。
商品(原物料),黃金、白銀、貴重金屬、石油、天然氣等
投資財務分散風險的方法,是把資金分散在這4大類的產業上,而不是在同一類別做不同的投資,以股票來說,將總資金100萬投入10家不同的公司雖然這算是分散了風險,但是一旦系統性風險(市場不可預期的風險,如金融風暴)一到在好的績優股都會腰斬,多數人都會因為受到恐慌而做錯財務決策。

結論
分清花費的是資產還是負債。
好的資產即使你不工作也能替你賺到收入,等於多了一個分身幫你賺錢。

留言